辉凌在2022年消化疾病周上呈报对于RBX2660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微生物组成分数据的新分析,RBX2660是该公司基于微生物群的在研活体生物治疗药物

A-A+
本站原创 文传商讯

RBX2660 2b期和3期临床研究有效性汇总结果的新亚组分析在2022年消化疾病周(Digestive Disease Week, DDW)上呈报。
RBX2660临床开发项目证据库在不断追加数据——该项目是基于微生物组的艰难梭菌反复感染(rCDI)治疗药物领域开展的样本量首屈一指、数据极为翔实的项目。

瑞士圣普雷和美国新泽西州帕西帕尼--(美国商业资讯)--辉凌医药(Ferring Pharmaceuticals)今天宣布在2022年消化疾病周(DDW)上呈报四篇摘要,进一步描述了RBX2660的特征。RBX2660是一种潜在的基于微生物群的同类首创在研活体生物治疗药物,可将广谱多样的微生物集输送至肠道,以减少抗生素治疗后的艰难梭菌反复感染(CDI)。

此新闻稿包含多媒体内容。完整新闻稿可在以下网址查阅: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20524005036/en/

其中两篇摘要综述了PUNCH ™ CD临床项目的数据,包含关于RBX2660有望持续安全减少成人CDI复发的亚组分析。分析显示,RBX2660的疗效与成人的基线特征无关。

第一篇摘要(RBX2660对比安慰剂减少艰难梭菌感染复发:亚组分析;分会场编号892)为口述呈报,是PUNCH CD2和PUNCH CD3试验中接受一剂RBX2660(n=221例)或安慰剂(n=131例)盲态治疗的随机参研者汇总数据的亚组分析。该分析显示,接受RBX2660的参研者治疗成功率高于安慰剂(分别为68.3%和55.0%;P=0.012)。治疗成功是指治疗后8周内保持无复发。不同的年龄、性别、人种、族群、研究单位地域、CDI既往复发次数或研究入组前抗生素使用时长之间,治疗成功率未见差异(P>0.05)。

耶鲁大学医学院Paul Feuerstadt, MD, FACG, AGAF表示:该研究发现,RBX2660的治疗效应是一贯的,与诸如年龄较大、女性、抗生素用药和基础疾病等复发相关风险因素无关,显示RBX2660有望减少广大患者群体的CDI复发。结合DDW上呈报的RBX2660完整数据,上述发现进一步支持RBX2660rCDI患者的潜在有效性和安全性。

第二项亚组分析(RBX2660减少伴基础合并症的患者艰难梭菌反复感染的治疗成功率;壁报编号Su1600)纳入PUNCH CD3试验修订版意向治疗研究人群参研者(n=262例),其基础合并症按基线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评分,分为轻度(n=107例)、中度(n=71例)和重度(n=84例)。CCI包括若干合并症,例如心脑血管疾病、任何类型的癌症、糖尿病、肝肾疾病等,可提供长期死亡风险估值,CCI评分越严重,则死亡风险越高。CCI评分为中度和重度的参与者,其CDI发作次数高于评分为轻度的参与者。

所有CCI亚组均显示,接受RBX2660的参研者治疗成功率始终高于安慰剂组。RBX2660对比安慰剂的治疗成功率分别如下:76.5%对71.8%(轻度CCI)、68.0%对57.1%(中度CCI)和67.8%对52.0%(重度CCI)。合并症负担越重,RBX2660与安慰剂组治疗成功率绝对差值越大(轻度为5%;中度为11%;重度为16%)。

治疗中出现的副作用绝大多数属于轻度或中度,与基础合并症无关。严重不良事件并不常见,各组报告率接近,与治疗或基础合并症无关。RBX2660组有一例CCI评分为重度的参研者因不良事件导致死亡,但上述死亡或严重不良事件均判定为与RBX2660或其给药方式无关。

2022年消化疾病周上的进一步数据呈报

来自RBX2660临床开发项目的其他证据在两篇单独的摘要中呈报。

一篇摘要入选优秀壁报(微生物组和胆汁酸恢复在RBX2660治疗艰难梭菌反复感染的三项临床试验中保持一致:综合分析;壁报编号Su1596),该摘要纳入PUNCH CD2、PUNCH CD3和开放PUNCH OLS试验参研者的粪便样本。分析上述样本,以测量微生物组多样性和微生物组成分在基线至治疗后最长达8周期间的变化。所有三项试验的治疗应答者中,微生物组多样性和微生物组成分相对于基线均有变化,且RBX2660治疗组的变化大于安慰剂治疗组的变化。具体而言,RBX2660组中,拟杆菌属和梭状芽孢杆菌这两类重要的有益细菌相对丰度有增加,而γ变形菌和芽孢杆菌等被认为可能有害的类别相对丰度有减少。PUNCH CD2和CD3试验显示,胆汁酸成分从治疗前的一级胆汁酸占优势恢复到治疗后的次级胆汁酸占优势。这是基于微生物群的在研治疗后微生物组和代谢组变化的首次同时也是样本量最大的多项临床试验分析。

另一篇摘要(安慰剂或RBX2660治疗艰难梭菌感染患者的复发前稳定时间;壁报编号Su1608)来自枢纽性PUNCH CD3试验,探讨了CDI复发的累积概率,定义为从研究治疗至提示存在艰难梭菌相关腹泻和毒素检测阳性的首次评估之间的天数。在该试验中,安慰剂和RBX2660盲态治疗8周后CDI复发概率分别为35% (30/85)和27% (47/177)。CDI复发绝大多数发生在治疗后最初两周——第1周CDI复发累积概率,安慰剂组为18%,RBX2660组为14%;第2周CDI复发累积概率,安慰剂组为27%,RBX2660组为19%。在至少25%参研者(Kaplan Meier估值第25个百分位)复发前的稳定时间方面,安慰剂组为14天,RBX2660组为30天,提示安慰剂组在第一个月内更快复发。该发现与PUNCH CD2试验所见结果一致。8周时,RBX2660组CDI复发累积概率低于安慰剂组。

关于艰难梭菌感染

艰难梭菌感染(CDI)是影响全球民众的一种严重且可能致命的疾病。艰难梭菌是一种可引起致残性症状的细菌,例如重度腹泻、发烧、胃压痛或疼痛、食欲丧失、恶心和结肠炎。1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宣布CDI为公共卫生威胁,CDI每年仅在美国就可导致约50万人患病和数万人死亡,需要立即采取紧急行动。1,2,3

艰难梭菌感染通常是复发恶性循环的开始,给患者和医疗系统造成沉重负担。4,5高达35%的CDI病例在初次诊断后会复发,复发者发生进一步感染的风险显著升高。6,7,8,9据估计,首次复发后,高达65%的患者可能会再次复发。8,9

关于RBX2660

RBX2660是一种潜在的、基于微生物群的同类首创在研活体生物治疗药物,可将广谱多样的微生物集输送至肠道,以减少抗生素治疗后的艰难梭菌反复感染。RBX2660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快通道、孤儿药和突破性治疗药物认证。枢纽性3期研究立足于近十年的研究,可靠的临床和微生物组数据采集自6项对照临床试验,参研者逾1,000例。

关于PUNCH™ CD3临床试验(Clinicaltrials.gov识别码:NCT03244644

PUNCH CD3是一项3期、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评估RBX2660对比安慰剂在预防rCDI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研究纳入18岁或以上成人,CDI初次发作后至少复发一次。参研者随访最长达8周进行有效性分析,随访最长达6个月进行安全性分析。RBX2660和安慰剂治疗组的TEAE均为轻度至中度的胃肠道症状。

关于PUNCH™ CD2临床试验(Clinicaltrials.gov识别码NCT02299570

PUNCH CD2是一项2b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数据显示该药耐受良好,治疗有效性有统计学意义。该研究纳入18岁或以上成人,CDI初次发作后至少复发两次,或已完成至少两轮标准治疗即口服抗生素治疗,或导致住院的重度CDI发作至少两次。参研者随访最长达8周进行有效性分析,随访最长达24个月进行安全性分析。

关于辉凌医药

辉凌医药是一家研究型专业生物制药集团,致力于帮助全世界人民建立家庭和生活更加美好。辉凌总部位于瑞士圣普雷,是生殖医学和孕产妇健康以及胃肠和泌尿专科领域的领导者。辉凌为孕产妇和婴儿开发治疗药物已逾50年,产品阵容涵盖从受孕到分娩的各种治疗。辉凌是一家未上市的公司,成立于1950年,目前在全球拥有约6,000名员工,在近60个国家拥有自营子公司,产品销往110个国家。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ferring.com或在TwitterFacebookInstagramLinkedInYouTube上关注我们。

辉凌致力于探索微生物组与人类健康之间的至要关联,始于艰难梭菌反复感染的威胁。随着2018年收购Rebiotix和其他几家联盟,Ferring成为微生物组研究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开发基于微生物组的新型治疗药物,以满足未获满足的重大需求,帮助人类生活更加美好。请关注我们在TwitterLinkedIn上的微生物组治疗药物开发专题频道。

关于消化疾病周

消化疾病周(DDW)是胃肠病、肝病、内镜学和胃肠外科领域医师、研究人员和学者的最大国际聚会。DDW由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美国胃肠病学会(AGA)研究所、美国胃肠内镜学会(ASGE)和消化道外科学会(SSAT)联合发起,将于2022年5月21日至24日通过现场和线上视频方式召开。会议展示有关胃肠病研究、医学和技术最新进展的5,000多篇摘要和数百场讲座。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ddw.org

参考文献:

  1.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What Is C. Diff? 17 Dec. 2018. Available at: https://www.cdc.gov/cdiff/what-is.html(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何为艰难梭菌?2018年12月17日。网址:https://www.cdc.gov/cdiff/what-is.html
  2.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iggest Threats and Data, 14 Nov. 2019. Available from: https://www.cdc.gov/drugresistance/biggest-threats.html(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最大威胁和数据。2019年11月14日。网址:https://www.cdc.gov/drugresistance/biggest-threats.html
  3. Fitzpatrick F, Barbut F. Breaking the cycle of recurrent Clostridium difficile. Clin Microbiol Infect. 2012;18(suppl 6):2-4.(Fitzpatrick F、Barbut F。打破艰难梭菌反复感染的循环。《临床微生物学和感染》2012;18(增刊6):2-4)
  4.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4 June 2020. Available from: https://www.cdc.gov/drugresistance/pdf/threats-report/clostridioides-difficile-508.pdf(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2020年6月24日。请访问https://www.cdc.gov/drugresistance/pdf/threats-report/clostridioides-difficile-508.pdf
  5. Feuerstadt P, et al. J Med Econ. 2020;23(6):603-609. (Feuerstadt P等。《医学经济学杂志》2020;23(6):603-609)
  6. Riddle DJ, Dubberke ER.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Infect Dis Clin North Am. 2009;23(3):727-743. (Riddle DJ、Dubberke ER。重症监护病房中的艰难梭菌感染。《北美感染性疾病临床》2009;23(3):727-743)
  7. Nelson WW, et al. Health care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costs of recurrent Clostridioides difficile infection in the elderly: a real-world claims analysis. J Manag Care Spec Pharm. Published online March 11, 2021. (Nelson WW等。老年人艰难梭菌反复感染的医疗卫生资源占用和成本:真实世界理赔分析。《管理式医疗和专科药房杂志》。在线发表于2021年3月11日。)
  8. Kelly, CP. Can we identify patients at high risk of recurrent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Clin Microbiol Infect. 2012; 18 (Suppl. 6): 21–27. (Kelly, CP. 我们能否识别艰难梭菌反复感染高危患者?《临床微生物学和感染》2012;18(增刊6): 21–27)
  9. Smits WK, et al.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Nat Rev Dis Primers. 2016;2:16020. doi: 10.1038/nrdp.2016.20. (Smits WK等。艰难梭菌感染。《自然综述疾病引论》2016;2:16020. doi: 10.1038/nrdp.2016.20.)

原文版本可在businesswire.com上查阅: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20524005036/en/

免责声明:本公告之原文版本乃官方授权版本。译文仅供方便了解之用,烦请参照原文,原文版本乃唯一具法律效力之版本。

联系方式:

垂询详情
Lisa Ellen
品牌传播总监
+1-862-286-5696(直线)
lisa.ellen@ferring.com

  本文链接:http://www.iruis.com/News/cninfo/6249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