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从业人员可能低估了,中粮集团的这一次触网。
“从我理解来说,要往大了说这个事儿不得了。我说这个‘我买网’可以大过中粮集团。”宁高宁如是说。
那么中粮集团有多大呢?《财富》500强之一,2008年7月的数字是212.02亿美元年销售收入,位列第398位。拥有4家香港上市公司,3家内地上市公司。去年联手厚朴基金投资61亿港元收购蒙牛20%的股权,成为“中国蒙牛”第一大股东。
稍微说得远一些,超级市场的业务基于两个方面:
散装鸡蛋和大瓶装的可乐,是商业模式的一部分,赚钱或者赔钱不是关键。聚集人气之后,既然超级市场有足够大的货架面积,那么就有更多机会,销售出,顾客价格敏感性较低的商品,比如说巧克力,或者是红酒。
贝索斯创办的亚马逊,同样遵循类似的逻辑。打折的畅销书,促使人们养成网络购书的习惯。既然亚马逊没有铺面成本压力,他也不依赖于畅销书的收益。由于虚拟书架可以无限延伸,人们将方便寻觅到个性需求的书籍。这个时候,当事人其实不在意,书籍是否打折。
当然不能认为,贝索斯的志向仅仅在最大书店,由于书籍对人群有很好的覆盖。接下来,他开始销售CD、宠物食品、消费电子产品、玩具、百货,前期收购了Zappos,卖鞋。
崛起于上世纪70年代的沃尔玛和90年代的亚马逊,实际上对传统的流通体系形成了替代性的优势。
它们的竞争对手,要么转型,要么消失。成为一个时代的现象。
延伸一点是,小型的B2C创业者,虽然将业务从线下搬到了网上,但是缺乏业务转型的资源。一方面,销售出去的商品基于的是价格,但是另一方面,没有能力提供和管理,更多品类的商品。由于物流依赖于第三方,从长期而言,成本下降是有限的。
“我买网”的内容在逐渐丰富,但是关键在于粮油,或者说,我买网是否愿意为宅男背米,现在看来他们乐意于提供这类商品。
粮油是日常消费的重要项目。如果有人愿意送货上门,并且品质完全可以信赖;由于居住区和商业区已经逐渐离得较远,因此人们会乐意接受送货上门的粮油。
这本来就是中粮集团的主营业务,终端延伸之后,通过产业链的整合,甚至于不需要让利,就可以将业务推开了。
基于主流的需求,物流很快会体现规模效应,成本会迅速下降。
“我觉得中粮制造本身产品不够丰富,尽管已经有3000个品种了。”接下来,中粮集团很从容就可以提供更多品类的商品。事实上,我买网上还提供相关资讯,帮助人们更好地选择,人们的选购很快就会深化。
和凡客诚品等B2C不同之处在于,我买网不需要融资。如果中粮集团需要融资,那么也很容易。
凡客诚品是将新技术导入到一个传统的领域,从业人员仍然要获取传统领域的资源,除去经验之外,采购的影响力等仍然需要时间的积累。中粮集团则是真正的行家。
至于互联网技术,现在应该对一家《财富》500强企业不构成特别大的障碍。其实大型企业的信息化远远在一些新经济公司的前头,只是没有那么多时髦的名词。
实际上,“我买网”的前行取决于中粮集团的意愿。进一步说,不是这一模式是否可以立足,而是对现有超市体系影响的问题。
显然,超级市场在粮油上,包括其实品类丰富的各种大米,已经逐渐为顾客接受得橄榄油,市场份额会减少。如果,人们选择在网上购买巧克力,红酒,那就意味另一块重要的利基市场也受到了影响。
不过,超级市场最重要的业务仍然是网购无法替代的,那就是生鲜,活鱼、活虾,人们需要在现场挑选,看照片不行,会有很多争议。
宁高宁是山东人,198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1987年毕业于美国匹兹堡大学,工商管理硕士。1987年加入华润集团。12年后任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现在则是中粮集团的董事长。
2001年他是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词说:他率领香港华润集团在内地展开了一连串的策略性并购行动,横跨房地产、啤酒、零售等主体产业,目标都直指“行业领袖”的地位。他用资本的力量换取巨大的市场空间,加速了国内产业整合的步伐。
“雪花啤酒,勇闯天涯”就是一个产业整合的经典案例,1994年华润并购沈阳雪花啤酒,通过一系列的并购,雪花啤酒的规模迅速增长,2008年销量增长了19.1%,达到610万千升,成为全球销量第一的啤酒品牌。
一个拥有充沛资源的企业,又在产业趋势中的话,那么推动产业变化将是迅速的。大象要在浴盆里洗个澡,B2C真正的巨头来了。
本文链接:http://www.iruis.com/News/Net/6457.shtml
点击:980
点击:587
点击:504
点击:503
点击:502
点击:411
点击:329
点击:132
点击:123
点击: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