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2月9日讯 四川和邦股份有限公司在2008年因受募投项目延期生产拖累上市进程一度受阻,沉寂三年之后,和邦股份重新调整了募投项目,再度开启IPO。然而作为一家主营业务为化工制造及盐矿、磷矿开发的企业,从2005年开始就事故频出,2009年更是面临污染、停产两大问题。
公司前身曾因管道泄漏化学气体发生爆炸
2005年5月29日凌晨5时40分许,位于乐山市五通桥区牛华镇的四川乐山和邦化工有限公司合成分厂发生爆炸,引发泄漏的氢气、甲烷等易燃气体燃烧。据和邦化工公司总厂当时的厂长王金华介绍,发生爆炸的是一根直径219毫米、厚度24毫米的铁质管道,里面运送的是氢气、氮气,还有微量的甲烷。这三种气体是生产合成胺的原料。爆炸发生时,一名操作工人离爆炸管道仅有10米,居然毫发无损。
据招股书显示,公司前身为四川乐山和邦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8月1日。2008年2月28日,和邦化工以截至2008年1月31日经君和所审计的净资产363,449,735.9元,按照1.2115:1的比例折合为公司股本30,000万股,整体变更为“四川和邦股份有限公司”,并相应换领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09年曾有人举报和邦股份前身和邦化工子公司重庆碱胺工厂附近生活区噪声非常大,粉尘非常多。重庆市环境监察总队即对其违法行为进行立案处理。
因污染问题曾遭当地村民联名投诉
2009年当地媒体曾对和邦顺城盐业污染当地环境问题进行实地调查,村民投诉因为噪音和空气污染,已经造成庄稼树木死亡,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健康受到损害;而企业却否认污染,环保部门也说不存在污染。
据当地媒体报道称,在当地村民引导下,记者走访了几户人家,发现每家住房的钢筋护栏都在锈蚀,轻轻一动就会掉下很多锈迹。记者看到,就是在这个植物生长的季节,一些庄稼以及竹、树的叶子都成片枯黄。而一些住户家里烧水的锅里都沉淀着一层厚厚的水垢,从地下取出的水洗衣服都需要澄清后才能用。
招股书显示,2004年和邦集团和省盐总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四川和邦顺城盐业有限公司”,其中和邦集团出资3,5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50%;省盐总公司出资3,5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50%。
没完没了的“停产”
2009年受国际市场大环境的影响,工业盐市场持续低迷,销售价格与生产成本严重倒挂。犍为和邦顺城盐业有限公司作为全国的大型真空制盐企业也受到严重冲击。自2008年建成投产以来,一年内被迫两度停产,员工大部分都放假回家休息。
招股书显示,犍为和邦顺城盐业有限公司为和邦股份子公司顺城化工全资子公司,和邦股份持有子公司顺城化工49%股份,而顺城化工持有犍为和邦100%股份,其董事长都是贺正刚。
据最新消息,2012年1月11日,四川乐山和邦110万吨纯碱装置开工五成左右,企业为响应行业“节能减排”计划已经将一个30万吨纯碱装置停产,年产能降至80万吨,预计明年1月份重启。目前轻质纯碱出厂报价在1700-1720元/吨左右,重质纯碱出厂报价在1850元/吨左右,日产量1500吨左右,出货尚可,少量库存。
根据《证券法》第13条第二点规定:“公司公开发行新股,具有持续盈利能力,财务状况良好。”然而,这样一家连续上演爆炸、污染、停产等状况的化工企业具有持续盈利能力吗?并且是否能令投资者真正放心呢?
本文链接:http://www.iruis.com/News/Net/24310.shtml
点击:980
点击:587
点击:504
点击:503
点击:502
点击:411
点击:329
点击:132
点击:123
点击: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