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被市场热议的“相互保”在上线41天、狂揽2000万用户后,最终告别保险定位,变身网络互助计划“相互宝”。
在业界的压力下,银保监会已多次约谈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下称信美人寿),指出其“报行”不一、销售误导、信息披露不完善等违规行为的同时,还停止其以“相互保大病互助计划”为名销售《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相互保团体重症疾病保险》。
“0元就能加入,有人理赔才分摊,最高享30万元保额。”凭借着支付宝的过亿流量,“相互保”自10月16日上线以来,41天就有2000万用户加入。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市场对“相互保”的质疑声不断。不确定的价格、自动扣费,后付费的方式所隐藏的逆选择风险引人关注。
在监管和压力下,相互保改名相互宝,信美保险退出。蚂蚁金服为何要做相互宝?这种互联网互助与传统保险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来看一下。
一、传统保险业的弊病
保险行业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针对风险的不确定性,保险可以利用大数法则来对冲保险,减少不确定性。
譬如有一项针对火灾财产险,有10000个人缴纳保费参与,每个人交100元,管理费用为10%,那么就有90万元用于赔付。根据统计,火灾发生的概率是万分之三,每一起财产损失是20万元。那么,这三起火灾赔付60万,还有30万元盈利。
但是,实际上保险公司并拿不到30万元盈利。一是保险公司成立,拿到资质,维持运营本身需要相当的费用,10%的管理费用难以覆盖。
而更重要的是,传统保险业有极高的展业成本。传统保险行业的产品都是通过保险经纪人销售出去的,这些保险经纪人本身有工资,还有极高的提成比率,还有很高的离职率,大量成本都消耗在保险的展业与营销上。
如果每一起火灾赔付20万元,保险公司不但拿不到30万元盈利,还要亏损10万元。
于是,保险公司不得不降低保障,不给你20万赔付,只给10万赔付,这样保险公司才能盈利。
而只给10万保障,保险的产品力下降,要把产品卖给10000人,就需要更多的推销员和展业费用。
这样循环,造成保险行业的产品力低下,靠推销员推销,买了保险的有上当的感觉。
二、互助宝的优势
互助宝改名之前叫互助保,是依托于保险公司传统业务的,但是相对于保险公司的传统模式进行了互联网化的改造。
依托支付宝数亿用户和流量,传统保险行业最大的一块展业费用节省了,保险公司的运营费用大大降低,被计算到管理费里面。
这样,去掉管理费,90%的保费用于直接赔偿,理论上保险费用可以大大降低。
还有10000人投保,万分之三的出险的出险比例,一个人赔20万,60万加上管理费用6万元,一个人只要交66元,就能得到20万的保障。而传统模式,交100元,只有10万的保障。
虽然互助保是后付费的,但是只要出风险的概率不高,这个产品的保障一定会比保险公司的保障要好。
当然,这种模式与传统保险模式完全不同,后付费模式可能引发一些风险。
譬如,这种模式没有体检,可能存在有病的人和高危人群纷纷加入,造成出险率过高,后付费赔偿过多的问题。
虽然有芝麻信用650分的保障,但是后果依然难以预料,一旦出现高扣费,那么必然引起大面积投诉。
另外一方面,如果这种模式成功,66元能买到20万的保障,那么100元买10万保障的保险销售就会出大问题。
合力之下,互助保变成了互助宝,保险公司退出,这个项目变成了一个互联网互助项目。
三、筛选道德风险后的互助宝大有前途
如果没有道德风险,参加互助宝的人出险概率与普通保险相同,那么互助宝是大有前途的。
因为互助宝解决了传统保险业产品力差,展业费用高的问题,把钱真正用到赔付上面。缴费少,保障好,这种产品应该具有极高的竞争力。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互助宝的互联网模式去掉了保前审核的一关,这就容易引发道德风险,会出问题的人才加入,那么出险概率就高了。
互联网技术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人的购物记录基本能反应一个人的生活轨迹,如果一个人年龄不大,经常购买健身器材,每天运动记录都很好,从来不购买药品,行动轨迹与医院没有交集,芝麻信用分良好,那么不用体检,他得重疾的概率也很小。
在掌握大数据的情况下,道德风险欺诈难度会变得很大。所以互助宝大有可为,也许未来的互助宝像支付宝一样流行。
本文链接:http://www.iruis.com/News/Net/49242.shtml
点击:449
点击:354
点击:353
点击:335
点击:275
点击:253
点击:244
点击:243
点击:241
点击: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