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互联网圈都在聚焦关注携程搭售的问题,反映的是携程在多数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利用产品流程设计上的“陷阱”,在机票产品销售过程中,搭售一些用户并不需要的服务。
看似一个涉及到商业道德的,可以进行是非判断,或者说可以用道德标准去发表各种看法的事件,背后却不仅仅是一个商业道德的是非问题,更是反应出互联网产品也遇到消费升级的深层次问题。
曾经的互联网,以免费商业模式为最特色,被各种头面人物,包括周鸿祎等推崇到了极致,然而在当时环境,这是基本成立的商业模式,因为以周鸿祎所在的软件行业,因为技术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因此在一定的投入峰值的情况下,选择免费模式,用户的增加不再会带来成本增加,而如果用户达到一定规模,可以通过诸如广告等模式回收回来。
然而,在携程的商业模式中,售卖的机票产品,虽然也存在一定的中间差价,但是毕竟无法适用边际成本为零的普遍道理,因为航空公司的服务在任何规模之下,都几乎无法实现边际成本为零,服务硬成本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比较大比例的。
这也注定了,从本质上说,非纯正的虚拟经济(诸如软件业、信息业、数据业)等,除了那些可以将产品和服务完全虚拟数字化、数据化的产品和服务,一些拥有实业生产和实体服务提供的行业,是无法完全匹配互联网免费商业模式的,最多是补贴商业模式。
而携程机票销售模式,之前之所以模式成立,是因为中间差价的存在,如今在一定的市场竞争下,特别是一些航空运输服务企业的航空公司,也通过自有渠道,自有会员体系进行机票直售(诸如南航在官网销售、公众号售票,又推出“南航易行”产品服务),也已经影响到了其中的代理价格。
更为影响显著的是,国家政策正在倡导推行供给侧改革,民航总局也在倡导“提直降代”(提升机票销售的直售比例,降低代理比例),直接压缩了曾经的机票代理费用空间,让机票代理模式面临几近消失。
因此,曾经以机票销售为重要业务模块的携程,无利可图的情况下,盈利空间的拓展就成为必然的课题,而这个过程中搭售只是一种自然的反应,或许是其自认为比较可行的方法。
然而,因为重要的流量入口价值,机票销售虽然无利可图,都无法被放弃,携程面临艰难选择,也意味着免费模式在未来的一种不适应。
此时能够想到的就是变无利可图的免费模式为收费模式,而以搭售模式暗地里进行的模式,被广泛诟病,就必然逼着携程向用户收取服务费的模式,这也是被美国等诸多地区印证的,普遍被应用在消费零售领域的平台商业模式,这种平台提供的基础服务,包括标准商品和可量化服务的零差价,进而推出会员收费服务,以保证商品售卖的体验和服务的质量。
然而,携程在机票销售领域的销售差价(代理费用)到零销售差价(搭售盈利模式)到无销售差价(免费模式)的变化,也正是宣告两件事情:
其一,基础商业服务(标准商品销售和可量化服务提供)的中介代理收费模式,因为互联网的代入,已经越来越维持原状,将引发新一轮的商业模式创新变革。
其二,曾经被视为互联网商业模式圣经的免费商业模式,在中国的红利期已经过去,也面临着彻底的变革,新的商业模式正在培育和实践中。
由此基本可以得到一个普适的结论,免费商业模式,这个被广泛使用的互联网商业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几乎代表了互联网产品的标准模式,如今也遇到了消费升级的刚需时刻。
能否从免费模式变成收费模式,能否全面的提升中国互联网网民享受服务,互联网产品服务消费和付费模式,从而最终升级整个互联网产品的消费理念,携程的实践结果值得关注,毕竟是一个巨头级别的平台,拥有足够量用户的互联网平台,其商业模式升级变化能够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用户消费心理的影响和改变作用重大。
携程模式的转变升级成败过程,也是中国中国互联网服务消费升级的一个小小缩影,也在侧面昭示这一消费升级变革最终成功的艰苦程度。
本文链接:http://www.iruis.com/News/manage/45322.shtml
点击:329
点击:230
点击:225
点击:140
点击:131
点击:130
点击:113
点击:112
点击:112
点击: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