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志 > 正文
   

厉以宁:明天谁来种田?

来源:经济观察网 作者:佚名 2012-11-6

  记者 降蕴彰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厉以宁近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有能力的到城里做工、开店、开作坊,在家务农者的土地又往往转包、租赁或转让,明天谁来种田?”

  厉以宁是在11月2日“2012北京论坛”上提出上述疑问的。他在本次论坛上所做的报告题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安定和谐》,报告中指出,今后中国种田的主要是三种人——种植能手、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

  第一种是种植能手或种植大户通过转包、租赁,扩大耕地面积。

  据厉以宁介绍,他带队的调查组在湖北调查发现,种植大户最多的租了一两万亩地,雇了十几个至几十个工人,全部采用机械化运作,规模经营。农民把土地租出去以后,有的进城打工,有的做生意,有的被种植大户雇佣,得到租金、工资或其他外出劳动的收入。

  厉以宁表示,他带领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调查组连续三次到重庆调查柑橘、西瓜、茶叶、花卉、中药材等专业合作社,发现一些农民合作社已不同于上世纪50年代的合作社。现在的合作社由农民自己组成,土地入股、民主管理、账目公开、领导者民选,这种情况下,农民能把土地经营得更好。

  厉以宁在调查中还发现,现在有很多农业企业下乡租土地,采用高新技术、投资建设灌溉系统,改良土壤,引进新品种。土地租给企业后,农民要出去打工就去打工,不去打工就留在当地,同农业企业签合同做工。这样农民在家门口就改善了生活。

  厉以宁认为,农业企业下乡很重要,他们带资本和技术下乡。为了鼓励更多的农业企业对农业投资,今后要从农民进城这种单向城乡一体化走向双向城乡一体化,愿意来农村经营的来农村,愿意进城打工的就到城市去。这样的结果是,不仅农业生产率会提高,城乡收入差距也会进一步缩小。

[+收藏]
关键词: 厉以宁
相关阅读:
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