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会死吗?

A-A+
本站原创 乐视

  谁也没想到,乐视会再次爆发新危机,这一波危机的力度同样不小。这次,乐视的麻烦有多大?还能挺过吗?

  乐视新一轮危机意外引爆

  在乐视资金危机发生半年之后,融创中国等168亿资金进入也有近4个月后,人们本以为乐视危机已经过去、结束的时候。谁也未曾想到,乐视收购的战略入口公司——易到专车成了新一轮的危机的引爆点。

  4月17日傍晚,易到创始人周航发声明,称易到目前面临的资金问题源于乐视挪用了易到13亿元的资金。

  4月17日深夜,乐视和易到联合声明指责周航诽谤,称乐视不但没挪用13亿,反而给易到投了40亿元,并称将追究周航的责任。

  4月18日凌晨,周航在朋友圈发文,说如果泼脏水能解决司机和用户提现的问题,请尽管泼。

  从4月17日傍晚开始,乐视再次被至于风口浪尖。这几天,乐视危机并没有停止,却在愈演愈烈,不仅遭遇司机围堵提现,还遭遇了供应商向乐视讨薪。

  乐视,遭受新一轮冲击

  继去年11月份的重大冲击之后,乐视帝国遭遇了新一轮冲击。问题还是老问题:钱、钱、钱!这次引爆易到危机的,还是钱!

  乐视当时进入易到时,曾扮演了白衣骑士的角色,当时易到、这家国内第一家专车公司,正被滴滴、Uber甩的越来越远,易到的日订单数甚至不到滴滴的零头,2015年10月,乐视以7亿美元进入易到,占股70%,成为控股股东。

  而乐视进入后,迅速开始了一场营销风暴。

  2015年10月开始,易到开始高比例返现活动,以“限时”的形式推出“充100返100”等,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6月,易到通过充返活动累计接受充值达60亿元。

  迅速的把乐视的日订单拉到百万级,但是也给易到埋了雷,虽然乐视接到的充值达60亿,作为“充100返100”,意味着乐视还要拿出60亿的等值返。

  如我们在文章《滴滴、模式已死?》所说,出租车本身并不是一个高利润的行业,没有那多空间可以支撑,易到的促销活动轰轰烈烈,但也把自己推上了绝境,背上了一个沉重的包袱,这个包袱对于自身盈利能力羸弱的乐视而言,它不像百度、阿里、腾讯那样年净利润动辄百亿、几百亿,它的乐视网净利润至今还没有超过10亿,几十亿的包袱,以及持续的烧钱,只会让乐视更头疼。

  此时,这个曾被乐视视为汽车业务战略入口的控股子公司,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不小的负担。

  而随着三剑客中的两位,“蒙面车王”丁磊、易到创始人周航的离职,乐视汽车板块正陷入尴尬中,而此时的资金问题,再次让乐视汽车业务成为大问题。

  

乐视,会死吗?

  昔日乐视汽车板块的三剑客

  乐视还有多少资金问题,还是未知。除了易到以外,乐视还有多少资金窟窿问题,目前看来似乎还是未知。

  在孙宏斌等人携168亿资金进入、而且乐视把在建的上海总部大楼50%股权卖给融创,停止收购美国ViZiO,放弃多个赛事版权后,人们原本认为,乐视的资金问题应该解决了。

  但是,目前看来,似乎乐视的资金窟窿还没有解决。在此次专车司机围堵提现的同时,再次曝出多个供应商再次掀起讨薪潮的问题。这一切让人们有些疑问,乐视的资金窟窿到底有多大?

  乐视死不至于,但大手术必须要做

  这次是否会引发乐视彻底崩盘?应该不会,毕竟乐视还有几张牌可打。

  这次新一轮危机,春节前的那些问题,再次被翻起,是否会引发乐视崩盘?乐视帝国是否会崩溃?

  客观说,乐视还是几张牌——一个品牌、3个起量的业务(视频网站、最近影业也将装入乐视网,以及乐视电视、乐视主力手机)

  目前,经过乐视的推广运作,乐视网也从最初的而三线跻身前列,乐视电视也达到一定量级,乐视手机也成为国内手机领域的黑马。

  这三块业务,经过合适的操作,还是优质的业务。还是不错的根据地业务,还是可以绝境逢生,这也是融创孙宏斌投资乐视的原因。

  但是,与乐视的品牌、起量业务相比,乐视的失血业务太大,问题太大,也成了今日乐视危机的原因所在。这些大失血、大输血的业务,让乐视的麻烦很大,能够挺过去,是大考验!

  不过,大手术必须要做了、决心必须要下了!该砍就砍、该收缩就收缩、该调整就调整。

  虽然有一个品牌、三大业务,但是,乐视还有着远大于主力业务的亏损业务:乐视汽车、乐视体育、以及所谓硬件免费的乐视手机业务,这三大业务形成的资金缺口多达几百亿。

  对于此时的乐视而言,最大问题,就是企业的梦想和规划远超资深实力,失血的状况远大于造血能力,导致企业陷入大危机。此时,止血、收缩,恢复造血、再图扩张、东山再起!

  乐视汽车是还需要再投入几百亿的业务;乐视体育也是至少还需要烧几十亿的业务;乐视手机原有所谓“硬件免费、依靠增值服务盈利”的模式,如果不调整,可能还会有几十亿的损失。

  这几个加起来,还至少存在四、五百亿的资金需求,这些对于今天的乐视而言,年净利润不超过10个亿的业绩而言,无疑是天文数字,资金需求远大于自我造血能力。

  因此,对这些业务,该砍就砍、该收缩就收缩,该调整就调整。否则,对于“失血远大于造血能力”的乐视而言,就是注定的绝路。

  这一点上,乐视需要向国内前辈、著名家电巨头TCL学习。当年TCL作为国内最早全球化扩张的巨头,也曾一度陷入绝境。

  当时,TCL在成为国内家电巨头后,开始了全球化扩张,2004年收购汤姆逊的全球彩电业务,轰动国际,同年、TCL收购欧洲手机制造商阿尔卡特,但是,随后TCL就转折了,开始陷入持续亏损之中,一个中国曾经的盈利巨头转瞬间变成了亏损巨头,导致TCL帝国长达多年的挣扎。

  持续20年盈利的TCL遭遇首次亏损,18个月净亏18个亿,在当时(2005、2006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一度命悬一线。

  为此,TCL掌门人李东生痛下决心、不断臂求生,瘦身、业务收缩,出售优质资产(卖掉了TCL电工和智能楼宇业务)、回流资金、支撑主业发展。

  最后,李东生用了三年时间扭亏,又用了两年时间健康经营,终于将让TCL活了下来,实现凤凰涅槃,再次走上复苏和辉煌,而经历这一切的李东生每次谈起往事还是不寒而栗。

  TCL帝国和李东生的经历、做法,值得乐视深思和学习。毕竟乐视不是没有优质资产,收缩、调整,恢复造血,再图未来回归、扩张,还是有机会!

  乐视动荡再继续,给中国商业的教训深远

  从辉煌到低谷,只是短短瞬间,乐视从辉煌到低谷、就像一场生动的大戏。遥想几年前,乐视辉煌时刻,各种让业内、大众觉得不可思议的言论、概念,这些言论概念也迷惑了乐视自身。

  彼时,乐视要挑占苹果、要挑战亚马逊、要挑战特斯拉!即使它在每一个业务上都无法与它对标的企业PK。

  至今,乐视没有在一个业务上取得BAT一样的的护城河业务,例如阿里的电商、腾讯的社交、百度的搜索,都是超强的现金流业务,年利润高达百亿、数百亿,具有充足的资金进行扩张和尝试。

  再如全球搜索之王谷歌,不停的进行谷歌眼镜、谷歌无人驾驶汽车等业务,虽然屡战屡败、投入大于创收,但是有谷歌的巨额广告收入支撑着,那些损失不算事。

  而乐视,没有这样的强势业务、现金流奶牛,却在进行着大手笔投入,这种超出自身能力太多投入方式、扩张方式,注定早晚要出问题。

  短短几年,乐视从巅峰跌落低谷,一切都像幻境一般。扩张过快的悲剧,中国商界一定要深思!在商业史上,扩张过快引发的悲剧并非个例,而是有很多。历史只是不断的重复,在不同时期,不同企业会栽在同一个问题上。

  从八十年代中国开始的商战鼻祖亚细亚、到九十年代的三九帝国、再到中国战神史玉柱的巨人帝国等,在这个问题上不断交着学费。

  因为人性没变,老板雄心、扩张,追逐梦想的状况一直存在,而由此导致过于盲目、扩张过快的问题,也一直存在,它们并没有随着时间而结束,今天的乐视依然在这个二、三十年前、甚至十年前不断栽倒的问题上。

  这一切值得中国商界、企业深思!

  本文链接:http://www.iruis.com/News/career/4408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