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观察 > 正文 |
|
|
光明乳业在人民日报公开信受疑:道歉还是做广告
来源:央视《新闻1+1》 作者:佚名 2012-10-2接下来我们要连线的是行业内的专家,中国奶业协会乳制品工业委员会的副主任顾佳升,顾主任您好。
顾佳升 中国奶协乳制品工业委员会副主任:您好。
白岩松:你看,您的确听到了这样的一种说法,就是说A和B可能有问题了,大家的信任不足了,所以像光明乳业就快速扩张,问题会不会出在这种快速扩张当中呢?
顾佳升:我认为快速扩张、盲目扩张必须与奶类产品固有的特性的认知的提高要同步。怎么说这个事呢,因为奶类食品和一般的食品不完全一样,不但它的原材料就是生鲜奶,还有它的成品,比如说鲜奶、奶酪、奶油等等,它们都需要有鲜活的要求。满足这个鲜活的要求才能保证安全,具体的表现就是,我们说的是冷链,也就是温度。
这样说,生鲜牛奶从奶牛场,从奶农那边到加工基地,到加工车间,这一路走来必须要冷藏的。温度达不到要求,这个生鲜奶就变质,加工完了进入市场到消费者手上,也需要温度来做一个基本保障的。这就是以加工为中心的前后两根冷链,这两根冷链的危物是制约我们加工规模的瓶颈。
白岩松:所以不能说看到了机会自己可以玩命地成长。
顾佳升:对了,一般食品为例,和酸奶、奶油、奶酪这一类,它是需要前后两段这个冷链保障的。对于霉菌奶来说,对于奶粉来说,可能我们看不到后面的冷链的要求,因为它在常温下被保持,当然温度低一点更好,但是前面这一段冷链也是必不可少的。
白岩松:顾主任,在这儿可能要打断您一下,其实有一些行业内的人要说这样的话,冷眼来看,以我们现在的奶源基地的建设,其实是达不到国内如此高的刚性的需求,这里就一定会出问题。您怎么看待他的这句话,我们是不是真正地要坦诚地告诉大家满足不了这么高的需求?
顾佳升:全世界的奶业人员都明白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奶牛场是我们加工企业的第一车间,没有第一车间,什么都是胡扯。所以现在三聚氰胺事件以后,整个社会对奶源基地的建设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但是这种关注、这种热情也必须要以科学的认知为基础的。要不然就像我们现在出现的,要不不搞,一搞就是万头、十万头、二十万头的奶牛场的规模,这也是不科学的。
白岩松:好,顾主任,非常感谢您给我们带来的解读。其实有的时候有很多的事情并不复杂,它就是一个常识。比如说有一个著名品牌的那个酒放在那儿,但是他明确地告诉你一年就能生产那么多瓶,但是最后全国各地的经销商汇总上来的数量就远远超过了这个品牌生产的酒,您觉得真的可能性会有多大呢?
而现在我们从奶源的基地来说,远远支撑不了我们的乳业如此快速地扩张,虽然硬需求导致的诱惑放在那里,我觉得全社会面对中国乳业的发展要坦诚。只有真正地坦诚下来,安全才会来到我们的身边,监管才会变得有力一些,恐怕我们所有的人都要坦诚地参与其中。
[+收藏] |
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