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夸孩子?该如何夸?
http://www.iruis.com 2019/9/9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 次
首先明确的说:需要夸孩子,但是不要夸孩子聪明!
下面开始分析其中的原因:
在中国,教育的理念也是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根据当前的调查,00后和10后的大多数父母的教育理念要优于80后和90后的父母。
80后和90后的父母,多遵循传统的教育模式,多采用“打击式教育”。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也是多采用打压自己孩子自信心的方式来教育,如果孩子取得了一些成绩,他们也会拿出取得更好成绩的孩子来跟他们对比,示意其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他们希望通过这样方式来使自己的孩子不骄不躁,继续努力。至于奖赏,在那个时代几乎不存在,他们更不可能让孩子有与其谈条件的机会。这个时代的父母多为“专制型”的父母,他们不考虑孩子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变化和成长问题,多依靠自身经验来教育下一代。其中还有很多父母甚至奉行“棍棒出孝子”、“慈母多败儿”的理念,导致这些儿童在成年后普遍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他们跟父母之间也存在着严重的分歧。
00后和10后的父母,大多是在传统教育模式下长大的,他们本身就是变革和叛逆的一代,他们深知自己童年压抑的经历对于自己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出于心理补偿机制的作用,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再经历和自己一样的痛苦。他们接受了现代化的教育模式,多采用“鼓励式教育”,对于自己的孩子,无论是怎样微小的成就,甚至有时是没有理由的,进行夸奖和鼓励,希望以此来让孩子的成长过程更加顺利。在这个时代,“溺爱型”的父母占据了多数,他们考虑孩子的感受,很多时候是迁就孩子的感受,这也使得很多孩子养成了无法无天、自私自利的性格,他们做事不考虑其他人的感受,只在乎自己的得失,很多更是“坑爹坑娘”没商量。
近些年,中国的很多教育界人士和孩子的父母开始反思之前几十年中国儿童青少年教育的得失,也开始改进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更多的关注儿童青少年成长发育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来寻求新的父母与子女的相处模式。这些父母,正逐步向“民主型”父母靠近,这是一种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发育的模式。
在儿童心理学上,有一种理论叫做“成就归因理论”。它讲的是儿童青少年会把成败归结于四种原因:能力(或者缺乏能力)、努力程度、任务难度和运气(好或者坏)。能力和任务难度这两种稳定因素能导致强烈的成就期望,而努力和运气却是不稳定的,它们随着环境不断变化,很难让人产生期望。
如果将成功归功于能力(聪明属于个人的能力),就会使人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一旦经历失败,儿童青少年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使得他们一蹶不振;即使没有失败,他们也会害怕失败,从而给自己巨大的心理压力,一旦失控,会带来严重后果。
如果将成功归功于努力程度,如果成功了,儿童青少年自然会加强自己的信心,即使失败了,他们也会认为是因为自身努力不足,只要下次再努力争取就好。
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夸孩子是正确的,但不要夸孩子聪明等这些被归于能力的方面,而是要夸孩子的努力程度,把孩子取得的任何成就归功于他们的努力,让他们既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又能从失败中再次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