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设为主页亲子论坛亲子吧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睿商网 >> 乐住家园 >> 家庭教育 >> 正文

男孩女孩,应该养法不同吗?

http://www.iruis.com  2012-9-4    来源:文新传媒网   查看:

热门关键词: 电视剧 童装服饰 热点新闻 宝宝秀 美食禁忌 外贸童装正品 亲子旅游
推荐阅读:Love-BB爱宝外贸服饰 美国正品first moments 外贸童装打折 趣味横生儿童房
核心提示:

  大学招生向男孩倾斜,中考自主招生,学校更青睐男生。男孩女孩区别对待不公平,正成为现在热闹的话题,多数人的观点将“男孩危机”归咎于当下的教育制度不利于男孩成长;也有人认为女生的全面超越见证了社会的进步。但看了美国康奈尔大学人类学教授梅雷迪思·斯莫尔的文章《男孩,女孩的社会学认知》,或许我们会对“男孩危机”的原因有不同角度的理解——也许正是我们自己造成了男孩和女孩的诸多差别,甚至是女孩的超越。

  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提倡男女平等时间并不很长。所以从现实来说,女孩难免从小听到各种“女生不如男生机会多”、“女孩以后要比男孩更难找工作”之类充满危机感的告诫,从而让女生脑子里从小就植根下了“要更努力读书才能有出息”的想法,也就是斯莫尔所说的家长、老师和社会文化的影响。而书中所提到的同性别同龄人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影响所形成的效应,又进一步奠定了女生群体性超越男生的基础。

  事实上,婴儿只是生理上有性别差异的小人。但性别不单是个物理特征,更是整个思想、感受、行为和外在形象的处理过程。知道自己和别人的性别,是自我身份认同的一个重要部分。

  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力求在每个环节都把宝宝塑造成男孩或者女孩该有的样子。而孩子呢,直到四岁,他们才开始意识到性别是个固定的东西,从那时起,他们开始知道什么是男孩女孩各自应该做的事情,而且对别人明显“越界”的行为表示不满。

  已经有无数关于儿童行为方面的研究证明男孩看起来更好动、喜欢打架和比女孩子更有攻击性。不过这些差异在两岁前是体现不出的,而且这些结论也取决于研究的环境。终身致力于寻找儿童性别差异的心理学家马科比就发现,在没有其他人干预的情况下,女生会和男生一样好动,尤其是在室外。在单独的环境中,所有的孩子都一样。也就是马科比所写到的“孩子在单独玩耍的时候,不同性别导致的积极性差异是最小的。”

  但马科比和其他的科学家也发现,当孩子们在和同龄人一起玩的时候,一切都变了。真正的性别差异出现了。当学龄前的男孩们一起出去玩的时候,他们相互看样,结果是调皮得近乎疯狂。性别所导致各种差异更多的是由社会环境所造就。

  社会环境在无意识中塑造或者强调着男孩女孩间的细微差别。大人们则深谙,根据性别孩子们应该有什么样的表现,然后让孩子朝着社会认可的性别角色方向发展。

  大人们认为,男孩子们通常看起来比较不可驾驭,女孩子相反会比较合作。有了这些预设目标,孩子们很快学会了该如何表现,因为他们想要得到家长的认可和更好融入同性中间。研究者发现,孩子从三岁开始喜欢和同性别的小孩玩。因为同性之间玩的东西、交谈的话题差不多。

  老师、家长和社会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这种不同性别之间的区分。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小孩不管是穿着打扮还是言行举止,只要与传统和社会的观念不同,就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这就是为什么在六岁之前看起来无关痛痒的性别区分会在二十岁的时候演变得如此可怕。这就是为什么作为父母,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作为家长的一些假设和想法。

  从幼儿时开始,父母用传统的思维来决定对男孩女孩该穿什么;也体现在根据不同的社会预期来塑造男孩女孩。这是一种主流思路的行为,但我们不禁要思考,这是一种自然进而有益的方法吗?没错,孩子们应该知道他们自己的性别,他们也应该学会成为适应当地文化中男孩女孩的角色。但是他们不需要对那个角色全盘接受,而那些传统观念和要求更不能是限制性的。

TAG: 男孩 女孩|教育
打印 | 收藏此页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评分:0

    发表评论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