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网站首页 | 新闻 | 事件评论 | 游戏 | 人物 | 谈衣论款 | 饮食健康 | 乐住家园 | 出行工具 | 孕前点滴 | 十月怀胎 | 分娩前后 | 俏妈月子 | 幼儿期 | 婴儿期 | 学龄期 | | ||
![]() |
||
|
||
|
|||||
纠正节后饮食的两大误区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睿商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2-10 ![]() |
|||||
春节是个吉祥喜庆的日子,每个人都忘我地去应酬,忘我地参加聚会,却全然不理会肠胃的烦恼。为了尽快调整状态,春节后清理肠胃成为很多人的当务之急。有些人认为多吃素就是“清肠”,其实,那可不一定…… 节日期间,最累的莫过于胃肠道—— 连续多日反复承受大量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膳食的消化、吸收、代谢重任,似乎已经不堪重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节后应该让胃肠道好好歇歇,于是有人提出节后饮食要“素”,也有人提出要“清肠”,实际上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节后“素”和“清肠”的做法对胃肠道同样不利,不仅难以达到“休整”的目的,甚至还会“雪上加霜”。按照人体正常消化、吸收、代谢的生理进程,春节期间的饮食摄入早已完成全部的循环过程,所谓节后的“调整”对前一轮营养失衡状态,即“大鱼大肉大油”的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高胆固醇饮食,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为此,我们应该纠正节后饮食的两大误区: 误区1:节后应大量进食燕麦、玉米、芹菜、韭菜等,以平衡节日期间过多摄入的油脂。 如果春节期间因大量进食油腻食物导致胃肠不适,那么,节后大量进食燕麦、玉米、芹菜、韭菜等,则会进一步加重胃肠不适。因为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并且含有相当数量的不可溶性粗纤维,一方面会延缓胃排空,造成腹胀、早饱、嗳气、消化不良、食欲降低等不良症状,甚至还可能影响下一餐的进食,使节日期间一直“过度劳累”的肠道雪上加霜。另一方面,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部分常量和微量元素、特别是钙、铁、锌等元素的吸收。 误区2:节后饮食“以素为主”。 “以素为主”的膳食会造成新一轮的营养失衡,特别是动物食品里富含的B族维生素、部分微量元素、优质蛋白、必需脂肪酸等摄入不足。 那么节后究竟应该怎么吃,才能调理肠胃呢?一句话概括:让春节期间“过剩”的营养“软着陆”,强调食物的多样化和均衡感。 清肠“软着陆”三项注意: 1.四个“一”,即一定量的主食(成年男性5两以上,成年女性4两以上)、一袋牛奶(250毫升)、一个鸡蛋、一斤蔬菜(以绿叶蔬菜为主)、一两豆类制品、一个水果(约300~400克,在两餐之间)。 2.两个“三”,即3两瘦肉和3勺油脂。这些食物的摄入是必需的,但应避免油炸食物、肥肉和动物内脏等。 3.应有规律地进行“定时、定点、定量”用餐,即恢复到节前的进餐规律是极为重要的。 ■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部主任医师 于康 来源:舜网-当代健康报 |
|||||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文章 | ||
没有相关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合作 QQ:31735615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公告 | 管理登录 | | |||
|